蒸汽刷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蒸汽刷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践行承诺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21-01-09 01:36:49 阅读: 来源:蒸汽刷厂家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十九大报告在我省扶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切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舒城县阙店乡转水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许:

“一户不脱贫,坚决不撤岗”

11月1日,在舒城县阙店乡转水湾村的办公室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许一边学习十九大报告,一边琢磨着请专家到村里来,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给村里的党员干部们深入讲解十九大精神。

2014年,王许从省直机关来到转水湾村,驻村扶贫。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地香椿种植有传统、有条件、有市场,如果能畅通销售渠道,就能为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带来稳定经济收益。在王许的积极推动下,转水湾村香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不断拓展、销售价格稳中有升,村民种植收入逐步提高。去年,大户收入已突破4万元,全村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

“全村今年拟脱贫的56户贫困户,每户都享受了2项以上扶贫政策。今年已累计申报发放到户扶贫资金66万多元。 ”王许告诉记者,受十九大精神鼓舞,全村党员干部干劲十足,将加快推进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

王许介绍,转水湾村今年免费发放香椿苗13万棵,80%以上的贫困户都种植了香椿。村里围绕香椿实施三产联动,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香椿深加工厂。加工厂于今年9月8日正式投产,既保障了香椿销售,又使贫困村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在此基础上,转水湾村进一步完善香椿旅游观光基地相关配套设施,加快建设香椿产品体验基地,开展香椿采摘乡村游活动,香椿旅游产业初步形成。转水湾村香椿全产业链助力脱贫致富,“一村一品”效应开始显现。

“使命呼唤担当。 ”王许表示,要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继续奋斗,发扬“钉钉子”精神,下“绣花”功夫,帮助贫困乡亲早日脱贫。王许表达的是我省广大扶贫干部的心声。今年截至4月28日,共有249家省直和中央驻皖单位选派250支扶贫工作队、753名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守岗位,“一户不脱贫,坚决不撤岗”。

望江县凉泉乡党委书记刘秀芳:

“户户有人帮、个个有人扶”

“作为乡党委书记,要准确理解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推动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望江县凉泉乡党委书记刘秀芳告诉记者,凉泉乡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乡里通过党组织负责人领学、先进党员典型事迹示范学、主题演讲比赛学、心得体会交流学等多种形式,掀起学习热潮,把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激发脱贫攻坚的干劲。

“关键是要把十九大精神宣传到田间地头。 ”刘秀芳认为,宣传十九大精神的过程,就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过程。凉泉乡深化党员网格化管理服务这一特色党建工作品牌,依托基层党校、道德讲堂、乡村少年宫、党员活动室等,通过网格内党员层层负责,个个争当宣讲员,与群众一起共学共议、共同领悟,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携手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要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要求,紧抓精准扶贫不放松。”刘秀芳说。在凉泉乡政府办公室里,《凉泉乡脱贫攻坚作战图》挂在墙上,另一边悬挂着《农村党员干部网格化管理服务网络图》,乡党委、各村党总支、党小组、普通党员和非党员村民组长组成的四级网络层层清晰,与精准扶贫工作相对应,确保“户户有人帮、个个有人扶”。

“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落实脱贫攻坚责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与刘秀芳一样,努力当好“主心骨”,带领群众决战决胜贫困。

萧县青龙镇胡庄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磊:

当好脱贫致富的“红色领头雁”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就要充分发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萧县青龙镇胡庄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磊表示。去年以来,胡庄村积极探索新农村基层党建,不断夯实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基础,实施“红色头雁+红色引擎”工程,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经济种植,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胡庄村村民过去一直依靠传统农业种植为生,缺少经济作物,收入很低,有的还是贫困户。去年,该村党总支与镇机关支部党员结对共建,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组建合作社、打造黄花菜和胡萝卜“双千亩”产业基地,带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王磊介绍,胡庄村大力培育“红色头雁”,依托青龙镇“班子联点示范、部门进村帮扶、党员入户连心”项目化推进格局,与镇机关支部党员结对共建,提升党员帮带贫困群众的能力;分批次举办贫困党员“扶贫、扶技、扶志”培训、农村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吸引“80后农场主”王中纪等10余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探索实施“红色引擎”工程,通过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扶贫成果。制定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体两翼三助推”发展模式,以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种植产业项目。

“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目前胡庄村集体收入已突破20万元,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提振了党员干部、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王磊对照村里的脱贫任务坚定地说。胡庄村的发展不是个例,在皖北深度贫困地区、在大别山深处、在皖南山区,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树起一面面旗帜,引领群众砥砺奋进、奔向全面小康社会。(记者 朱胜利)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成功和失败

我爱乡村

小兔的故事